中华联合新闻社   中华艺术学院牛津艺术学院台湾教学中心
新闻详情

方寸光影 天人合一——孙捷甘青川风光摄影作品赏析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9-10-22 19:48作者:郝军政  沈文华来源:中华新闻社

【记者郝军政、沈文华综合报道】

摄影,能够透过小小的镜头,在按动快门的瞬间,将大千世界全收于方寸之间。欣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孙捷的甘青川风光摄影作品,感受到她行走的力量,感悟她将甘青川旅途的“桑科草原、扎尕那、神山莲宝叶则、拉卜楞寺、隆格山垭口”等等旑旎景色深深融入情感的河流,是那样的“天人合一”,使人联想起潘天寿所说“唯纯真坦荡之人,方能入美之至境。”

桑科草原湿地风光,以动感的摄影,将静态山脉、飘浮的云层以及平静的湖水景观,带入了一种虔诚虚无的意境。摄者没有刻意追求风景绘画的构图方式,而以纯净的心灵,崇拜大自然、忠实于自然,没有夸张与渲染。无论是山景、湖面、树丛和绿地的摄入,图片画面都有着优美的弘律,像五彩缤纷的诗章。

山势奇峻,云雾缭绕的扎尕那。由质朴写实的景观拍摄,转向清新淡雅的风格,以写实和画意相结合的艺术主张,形成了富于诗情画意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个人风格。尤其是对流动云层的把握,凸显读者眼球的是一幅云卷云舒的山水画。摄者嵌入了自己的性格情愫,通过自然界宁静的水面、翻卷的云层、挺立有序的树立,其三元素的述说是和谐平衡的,让人从中领略到自然的生机。

神山莲宝叶则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飘动的经幡,风化的山岩,孤立的山峰,浓厚的云层压顶,在蓝天映托下,淡淡的阳光没有一丝的温暖,有的是霎时的苍凉和悲壮。如此角度的摄影,记录的是大自然苍海变迁的原貌,体会出的是人类的艰辛和磨难。摄者从容的镜头,不松弛的心态,将思维灵感的光芒频频触发……

拉卜楞寺掠影。以绿色山坡、金灿寺顶、红白墙相间、树丛出墙、庙宇栏杆、俯地的信徒,转轻轮的藏女,喇僧背影等,显露出摄者的哲学思维。无论是寺是树或景或人,令人咀嚼的往往是人。画面中,是人的存在,可以触动读者内心情感,而要成功构成画面的组合,需要摄者敏锐地捕捉细节,细节又最能揭示人内心最为隐秘的情愫。人的命运,大多有缥缈无法捉摸的天意。远者注目,两位喇僧相向而行,无需面谈交流,因为此刻此时,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……

隆格山垭口组图。摄者站在海拔4398米的山口,眺望神山年保玉则,远处既有现代化的高压电塔,近处又有古老的经幡猎猎而动,是一种别样的心理律动与壮严的宗教仪式间的冲突。甘青川地处高原,气候多变,生活环境恶劣。面对高原险势,想必作者旅途采风的各种艰辛,心中的万般诸念,都会片刻涌上胸间,付诸镜头……这也是读者看了这些景观照片后有回肠荡气感受的缘故吧。

李泽厚认为,要表现和说明自然美的特征,就是“人化的自然”,只有从人类实践的哲学高度,才能准确地诠释自然美的原因。摄者抓拍的一组扎尕那掠影,便是如此。山势险峻,云雾缭绕,居然抢镜,但占居摄者镜头靓眼的是藏族妇女、小孩和诵经者与喇僧们。相同的角度,不同的意境。捕捉人类内心的真善美,却是永恒的主题……

综观孙捷的甘青川摄影,不难看出“诗心”对她来说,已成为她表达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。也许是曾经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,铸就了她对摄影的坚持与执著。经历人生,秉持怀抱,惟有诗意的激情和细腻的心理释放,才能在现实与感受之间架桥,唤醒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,重塑原真生命的智慧。